近期,中央电视台对市场上的一些插线板进行了抽查:
1、线径检测
线径指的是插电版的导线内单根金属丝的横截面积。线径越大,可承载的电器功率越高,这是插线板的核心指标。
如下红圈部分就是导线内的金属丝:
按照新国标的要求,线径必须在1.0平方毫米以上。过细的线径,会在使用中因为承载功率过高而发热,温度急剧上升,严重者可导致发生自燃。
通过检测,从市场上采购的15批次产品只有1批次符合要求。一款廉价插线板,标称线径为0.75平方毫米,检测实际线径仅为0.14平方毫米。
在实验中,不合格插线板插上4台同时工作的电器(Z多可插上6台设备),通电10多分钟,电缆部分就开始融化,冒出浓烟,绝缘表皮开裂,温度飙升到200摄氏度。这种情况,如果接触到窗帘、地毯等易燃物,极易发生火灾。
2、材料阻燃性检测
材料阻燃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检测,一是用650摄氏度的灼热丝为热源接触面板3秒,要求不起燃或者起燃后30秒自动熄灭;新国标增加了第二项检测,要求用明火接触面板30秒,要求不起燃或者起燃后30秒自动熄灭。
通过检测,只有5批次样品能符合要求。
大部分的产品都能通过灼热丝检测,但不能通过明火检测。
两种检测模拟的是两种不同的风险场景,一种是电器故障过热是否对插线板产生影响;一种是电器或其他物品故障起火是否对插线板产生影响。显然明火检测对产品的阻燃性能要求更高。
3、漏电保护检测
插线板的漏电保护检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插线板自身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有效;二是插线板的设计是否有效避免了意外触电。
插线板自身的漏电保护装置主要是接地线,在接触漏电电器时,接地线可以将电流导入地面,防止人员触电。
在检测中,部分廉价插线板自身是两项插头,根本没有接地线;另一些则是虽然是三项插头,但接地线只有外层胶圈,里面没有金属丝,只是个摆设,没有实际作用。
插线板的设计要避免几个问题:
1、边缘过窄,让电器的两项插头有机会一个插入插孔,一个裸露在外,导致漏电;
2、内部的带电插套离面板过近,插头不需要完全插入,即可接触到,导致漏电;
3、没有插孔保护门,用户,尤其是儿童,拿尖细的金属物品(比如别针、钥匙等)很容易插入插孔,导致触电。
如下红圈部分就是插孔保护门:
这项检测,没有合格样品。
廉价产品主要问题是接地线偷工减料;其他产品主要因为没有加装插孔保护门。
插线板新国标于2015年10月发布,在2017年4月将强制执行。到时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产品将不允许上市销售。在此之前,各位消费者还是要自行辨认,选择优质产品。
(信息来源:CCTV13《每周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