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步入室是在传统的步入式实验室的基础上升级,具有测试空间大,操作员可以在实验室操作实验产品的特点。为工业生产企业批量或大型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温湿度环境试验提供了条件。选用了高科技的中文液晶屏触摸屏可以设置各种复杂的程序,程序设置采用交互方式,操作简单快捷。实现了冰箱的自动运行,实现全球范围的自动化,并配备LAN通信接口,使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和中间集中控制。可以记录90天的温度和温度参数,相当于配备了无纸化记录仪。 大型步入室的外箱材料为良好碳钢,静电喷涂成型处理的箱体材料为不锈钢板;对大门有密封作用,选用的是双层硅橡胶密封材料;选用的是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观察窗为多层导电膜强化中空玻璃。为了防止低温下的玻璃结霜,周围设置了独有的发热丝,并带有照明灯,因此在我们需要进行实验观察时,可以更简单且高效地提供亮度。另外还可以在外壳上装备测试孔,当然,测试大厅是应客户的要求添加的。孔的直径只有50mm,有塞子,所以很容易打开和关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整个设备的设备超温系统自动停止;还有漏电、缺水、操作指示、故障报警后自动关闭等其他保护。 大型步入室的五大特征:1.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极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选用独特的温湿度平衡方式,可获得安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具有稳定平衡的加热和加湿性能,能够高精度、稳定地控制温度和湿度。2.配备高精度智能温控器,温湿度采用LED数字显示方式。3.制冷回路自动选择,自动控制装置具有自动选择设定温度的制冷回路进行运行的性能,通过高温直接启动冰箱,直接降温。4.内门设置大观察窗,便于观察待测样品的测试状态。5.配备先进的安全保护装置、漏电断路器、超温保护器、断相保护器和断水保护。大型步入室在电子、电工、航空、航天、化工、制药等行业应用极广。对这些测试样品,主要目的是测试耐热耐寒性,该测试盒的测试结果比较准确。 上海天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坚持准确及时、真实、有效、改进的质量方针,以良好的检测技术和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我们的检测报告有一定的可信度,得到了多个经济体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认可!如有疑问可放心咨询,我司可提供周到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的服务需要。
大只500注册登录地址_关于全面使用“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关于全面使用“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穗建质[2011]163号 各区(县级市)建设局,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各有关单位: 2009年8月以来,“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以下简称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逐步在我市推广使用,有效促进了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现将我市全面使用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全市范围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建设工程,相应工程质量检测,应全部纳入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管理。 二、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使用的监管工作,委托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具体管理工作。 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的使用监管工作。 三、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检测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将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检测环节有关质量信息录入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的工作: (一)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将有关质量信息录入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并在运送混凝土到工程使用时将在系统上打印的《混凝土生产质量信息登记回执》提交给施工企业; (二)监理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向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录入预拌混凝土使用相关质量信息,以及《工程质量监理报告》、《监理快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作联系单》等监理工作信息;没有委托监理单位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及时准确地向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录入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相关质量信息; (三)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及时准确地向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录入预拌混凝土试件、预拌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信息,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中附具《混凝土检测质量信息登记回执》; (四)施工企业应当将《混凝土生产质量信息登记回执》、《混凝土检测质量信息登记回执》放入工程验收档案资料。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在工程验收时,应当核查以上两个回执。 四、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做好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的宣传和使用引导工作。 五、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对其监督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监管系统情况予以监督,发现预拌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情况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六、本通知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有关法律依据变化或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特此通知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大只500平台总代_关于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两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三库一平台”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通知
关于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两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三库一平台”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通知 粤建质函〔2010〕710号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粤府办〔2009〕1号),优化完善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变更、遗失补办、增加副本等)、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两项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实现全省网络联动管理和相关信息共享,提升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社会监督,便于社会公众及时查询,我厅组织开发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两项行政许可审批系统(以下简称审批系统),并纳入到广东省建设系统“三库一平台”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中统一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审批系统,试运行期为两个月,3月1日起审批系统正式运行。 二、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包括延期换证、变更等)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申请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请上粤建信息网(http://www.gdcic.net),打开“三库一平台”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凭粤建通法人卡进入“在线申报事项”页面,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各自的申报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须先通过“单位资料维护”和“人才资料维护”页面完成本单位及资质相关的人员资料的录入。填报单位须对其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审批系统的操作说明将置于系统主页面上,供有关单位查阅和下载。 三、自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系统启动之日起,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办结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本部门负责审批办理本地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的相关信息,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系统上报我厅。 四、从2008年至今,我厅委托各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办理本地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的相关信息,请各地于2011年4月1日前录入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系统。 五、我厅将在粤建信息网上公布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书延期换证、变更、遗失补办,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的批准、增项、变更等相关情况。 六、各地、各有关单位在使用审批系统时,如遇到有关技术问题,请及时与省建设信息中心和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联系。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联系电话:020-83133522(安全生产许可证)、020-83133589(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省建设信息中心联系人:陈佳锋,联系电话:020-87257367,电子信箱: 0708@gdcic.net。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大只500开户1970_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报警后续闭合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报警后续闭合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表日期: 2013-10-15 各区(县级市)建设局,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各监测机构,各有关单位: 近期番禺区、南沙区、海珠区等在建工地基坑工程在监测过程中陆续出现监测数据超警戒值或控制值报警情况(下称“超控”),为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安全监测管理,规范系统操作,提高基坑监测报警管理水平,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监测机构须积极应用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下称“监测预警系统”),并及时、准确、真实上报监测数据。 二、监理单位对建筑工地监测信息出现“超控”情况时,要引起高度重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施工单位应服从监理单位的管理。 三、建设单位在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报警原因,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及设计分析结果制订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积极开展抢险加固工作。 四、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相关规定,一、二级基坑支护设计应遵循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监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设计进行验证及修正,完善设计;在设计中充分估计难以预见的复杂情况,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好报警设计,提出可行的抢险加固措施。 五、监督机构应当加强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建立监督档案,掌握深基坑和相邻设施安全动态。监测信息出现“超控”情况,必须检查现场是否进行了技术方案论证,对于经技术审查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地允许继续施工,反之应在安全隐患排除后方可允许施工,确保及时进行闭合处理,同时将处理结果在系统中记录(确认方式为监督机构经核定后,通知监测单位通过系统发出“超控”警报解除信息)。 六、为加强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请监督机构督促各监测单位尽快将本单位基坑监测工程接入监测预警系统,及时上传监测数据。 特此通知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0月12日
大只500代理工资_方法验证的基本套路
方法验证的基本套路 添加时间:2018-11-06 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适用性: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反映质控目标,无论是定量还是限度; 2)通用性: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实验室之间同方法传递的要求,实验室间的结果差异应该在一定范围内; 3)经济性:方法准确、灵敏、简便、易行,不一定所有的含量测试都要上液相,紫外能达到效果未尝不可; 4)先进性:方法与技术的更新换代,***典型的例子就是薄层色谱法向液相色谱法的转变,本质上原理是一样的,但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 如果从杂质限度和含量测定两个角度来分,以下几个关键的验证指标参数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 之前提到过确认与验证的区别,不知道还有多少朋友记得,验证通常可以理解为对象是一个流程,所以分析方法的验证也不例外,需要有一个初步确定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的来源可能是一些研发的文献,或者一些研发阶段初步开发出的分析方法。 根据这个初步确定的分析方法,可以制订验证方案,验证方案中应该明确验证的目的,需要验证的项目(根据方法的类别,参考药典的推荐的验证项目矩阵确定),每个验证项目的接受标准,同时为方法验证进行准备,包括人员,设备,对照品和试剂等。 按照方案的内容开展验证活动,同时收集实验记录和图谱。 对验证的过程进行总结,提交验证报告,评价方法是否通过验证。 方法验证的输出是一个验证过的方法,验证过的方法需要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整个过程中难度******的一个环节往往是方案的制订以及方案执行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的合理安排与计划有的时候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成本以及对照品试剂的成本,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有些可能是方法本身的问题,有些可能会是人员操作或方案设计的问题,对于验证过程中的异常,可以参照OOS或者是偏差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很多人觉得方法验证方案有的时候是所谓的八股文,八股文文字贵不在多,而在于可以写到点子上,这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有的时候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写了,这也真的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 上一篇:实验室常用标准94个,实验室从业者一定用得到 下一篇:实验方法的验证、确认之ABC
大只500代理开户_干货|买不来的实验室经验!
干货|买不来的实验室经验! 添加时间:2019-01-22 实验(室)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在酸***或碱***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 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位哥们胆子大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呀~~~~就这样把他征服~~爆炸了!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没涂真空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给烧起来了好恐怖呀。 大家用重氮甲烷时一定要千万注意,******次******有个有经验的人在旁指导,不要自己随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亚硝基甲基脲***多25 克别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几批去做。 夏天用乙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8 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轻摇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还好没伤到我。我的产品阿!!! 有一次我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 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 NaHCO3 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了,产品全部喷出来了。原因是没有放气。 大家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 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不要发生酸***液体和碱***液体,氧化***液体和还原***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 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 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价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 (2)配体的纯度对于做不对称催化的,以及利用配体来改进某些金属催化反应的化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批次合成的配体,其纯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或者纯化时所用的硅胶等材料的***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反应的结果不能重复。如果前后配体的纯度有差异,或者溶剂等使用的不同,导致反应条件筛选前后不是在可比较的前提下进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结果的埋没。 我们在发表论文时,详细写清楚试验的操作,试剂的纯化方法,就是为保证别人按照相同的方法处理,可以重复试验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确实也发现某些实验数据较难重复,这个问题不少从事不对称研究的小组都曾碰到。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配体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所以反应的活***和对映选择***与以前的结果不相吻合,特别是分离纯化时用的溶剂和硅胶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按照以前纯化条件得不到符合研究工作的要求纯度的配体; 2、反应的操作存在误差:这突出表现在称量这一环节。 由于配体和金属盐的量均只有几毫克,静电的干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尤为突出; 3、反应的溶剂多为丙酮,CH3CN 和卤代烷等难以检测其含水量的溶剂,不同批次处理的溶剂,可能含水量不同,从而导致反应结果不能重复。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我们摸索并建立一套配体纯度检验的方法和标准的反应条件。特别是配体30a 在几个反应中展示了优异的***质后,这一要求对于开展其他研究尤为关键。 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供参考: A、标准反应条件的建立 1、配体合成所用的CH3CN、三乙胺和四氯化碳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再经小量反应证明合格后(能合成出配体),保存在活化后的分子筛中供使用。 2、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溶剂,如果不能通过指示剂显色来确保其无水,则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后,再经活化后的分子筛进一步处理后,蒸出使用;对于已经筛选出的******溶剂,每次新处理后,均用标准反应检验,ee 值与以前的实验符合后才能使用。 3、称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静电的干扰。 B、配体纯度方法的建立 1、对于合成的新配体,在用磁氢谱和碳谱?定初步纯度后,先用于某一反?得到一个关于反应速率和ee 值的数据;然后,用不同的展开剂再次纯化配体后并取其***纯的部分,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与前相同的反应。如果反应情况(包括速率和ee 值)变化不大,表明配体的纯度已经合格;如果反应结果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配体纯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再次纯化配体,直至反应结果的不同在误差范围内,才表明配体纯度已经合格。 举例如下:对于配体30a, 先用石油醚和丙酮(4:1, v/v)的展开剂经柱层析得到一淡黄色的油状液体,虽然此液体经核磁鉴定,纯度已经很好,但是用囘f 啉配体***常用的模型反应-DA 反应(eq 1)一检验, 在以Cu(OTf)2 为Lewis 酸, CH2Cl2 为溶剂,-30oC的反应条件下,却发现反应几乎不进行。再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1, v/v)的展开剂进一步纯化后,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试,反应在一小时内结束,ee 值为36%。将配体再次纯化后,重试反应,反应时间和反应的ee 值不变。于是认为配体已经很纯,可以用于反应的条件筛选。每次重新合成出来的配体,都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当反应时间和ee 值均与上述结果相符,表明配体纯度合格后,才能将配体用于条件反应 (3)首先,你从现在起,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观察你的师兄们是如何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懂就问,直到你弄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你也可以想清楚原因后,再去和其他师兄交换意见,看看别人的想法。当然,刚进实验室,你肯定要当当下手,多跑跑腿,这样才能和师兄们套近乎,他们也才愿意和你多交流。 其次,进入实验室后,失败是经常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不要在没有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再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记住,分析好原因后,再做试验,做一次试验,就要排除一个可能的因素。不要因为怕导师说你反应开得少,就开一大堆试验。这样的结果是让你陷于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总结提高。 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不要查到一篇文献,就马上按照文献方法去试。反复调研文献,看一看,要得到目标产物,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比较,选择***方便的开始。 这不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而且是在培养你的判断能力,也是在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你想,一个实验你就可以积累一系列资料,一个学期下来,你将有多大的收获?这种方法累,但是******有效。我相信,只要坚持,毕业的时候,你会脱胎换骨。 对于你所采用方法的文献,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细节,要问问什么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后果是什么?能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参考其他合成相同产物的文献,看看别人的实验步骤又是如何?他们做了什么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因为实验是相通的,这些问题你一旦掌握了,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直到要博士毕业了,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吾未见其明也。 (4)关于DMF 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我也承认,有时候试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处理的国产分析纯CH3CN 溶剂。文章在Angew. Chem. Int. Ed 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科学家的注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CH3CN 溶剂不能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撰文指正。 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是:袁宇博士在杂DA 反应中,发现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醛越纯,反应结果越差。从而想到了***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 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 Eur. J)。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我们又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 试验结果? 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败是新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等等,那么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不对称催化对杂质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我在几年中,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重复,寻找原因。我很庆幸我刚进实验室时,接受了一位师姐的忠告,即一切溶剂、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哪怕他再繁琐。这个方法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书《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Edited by W.L. F. Armarego and D. D. Perrin, 4th Edition,这也是我们上海有机所每个课题组的导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因为这本书是不断综合文献中的******处理方法,和对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的******发现而修订的。 在我的******篇文章(J. Am. Chem. Soc)发表半年后,有位韩国化学家到我们所交流的时候,专门提到在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合成了一个和我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配体的时候,却非常失望发现我们的文章都已经发表了。我为什么感谢那位师姐?因为我接受她的忠告后,各种溶剂严格处理,所以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合成了该配体。而事实上,在我文章发表后,还有国内同行不能重复合成该配体,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重复合成,原因无他,他们的溶剂处理都有问题。 有同学提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参照某某文献的,事实上,很多文献的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会有专门的丛书来总结。我想进入实验室时间较长的人,都会发现有些文献的结果是很难重复的,仔细研究他们的实验方法,你会发现有些操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有所保留。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其中之一就在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文献的正确与否,而不是盲从。 还有在使用高锰酸钾的时候也要注意类似问题。在医院的皮肤外科经常会开一些高锰酸钾作为外用洗涤用药,医学名叫pp 粉。由此一个PPMM 托男朋友从化学系弄了一点回去洗……结果弄到全部变黄了而且很痛,主要是她把浓度配的太大了。引以为戒啊!!! 用铝镍合金滴加浓碱加氢还原,注意滴加速度一定要慢!因为反应强烈放热,可能会导致暴沸乃至爆炸事故! 另实验中反应烧瓶里添加物料一定不要超过烧瓶溶剂的2/3.有一次我加多了,结果反应过程中加热后物料体积增大的有点厉害,全部溢了出来,我的油浴锅废了…..…
大只500测速地址_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 添加时间:2018-04-03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据悉,3月21日下午16:00,在北京市西城区原工商总局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干部大会。包括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原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班子成员,十八大以来退出领导班子的老领导,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原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司级干部均参加会议。 会议由张茅主持。中组部副部长邓声明宣布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成立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毕井泉、张茅先后讲话。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职责,以及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国务院反垄断执法职责。 考虑到药品监管的特殊性,单独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市场监管实行分级管理,药品监管机构只设到省一级,药品经营销售等行为的监管,由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承担。 此外,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管理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目的是为解决商标、专利分头管理和重复制法问题,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 总局组织结构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毕井泉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原江西省副省长李利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上一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线 下一篇:暂无
大只500平台注册地址_一致性评价中辅料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一致性评价中辅料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添加时间:2018-11-06 对于注射用辅料的研究和标准,中国药典逐渐加大收载力度和提升标准要求。由于辅料与注射剂的安全性密切相关,2015版中国药典已收录了23个注射用辅料,未来还要增加一些。目前很多公布的药用辅料在命名中规格是不体现的,级别是体现的,需关注区分。 注射剂中辅料选择的几点要求 ①应保证辅料本身首先是安全,稳定的; ② 辅料要进行关联审评; ③ 纯度、生物负荷的要求要高; ④ 需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质控,质量标准可以企业自行拟定,如果中国药典中已有标准,应采用该标准进行控制,也可参照主流国家药典中的标准。 ⑤特殊注射剂可能要通过动物实验来确定辅料的安全性,而且替代方案、替代技术要建立起来。辅料更应与原料、包材整体关联研究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依从性方面可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辅料要求 注射剂仿制药中的辅料种类和用量通常应与参比制剂相同。辅料的用量相同是指仿制药辅料用量为参比制剂相应辅料用量的95%~105%。如附带专用溶剂,应与参比制剂的专用溶剂******一致。其中,对于辅料相同,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规格相同,但参比制剂中辅料的规格难以确定,理论上辅料的纯度高,******内毒素水平低,风险会减小。 过量投料的问题,要参考ICH Q8的要求来进行。原则上不希望注射剂过量投料,但在装量上可参照中国药典的要求有一定过量,以******抽取溶液时残留部分对给药剂量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注射用辅料质量要求 质量标准问题,中国药典标准首先应要遵循。如中国药典未收载公布,需辅料企业自行拟定,进行选择时应考虑考察标准适用性—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方法适用性、限度合理性及样品是否符合标准等。 辅料的功能性问题需要关注或考察辅料的功能性指标:如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及取代情况,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载药量、安全性、生物限度等都要研究说明。 辅料生产工艺、质量、名称、标准要求等一定要满足生产要求或药典规定。否则需按照新辅料进行研究。 新辅料,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首先保证辅料本身的安全性,对此CDE和药典委员会都有公布相应的指导原则。 不同功能性辅料的考虑 抑菌剂 原则上注射剂不允许使用。注射剂本身又要保证无菌。对于不能通过******方式达到无菌效果的注射剂,过滤可能也存在问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抑菌剂,且必须说明抑菌剂的规格、加入的原因及如何保证满足要求。 抗氧化剂 很多药物制剂容易氧化,尽管会有很多方法来控制,如充惰性气体、加抗氧剂及助抗氧剂,抗氧化剂选择也是一个具体的问题。 缓冲剂 很多药物容易水解,通过加入一定的缓冲对,可以起到防止药物快速水解的作用。 金属螯合剂 药物水解及氧化,很多情况下是受金属离子的催化影响的,加入金属螯合剂通过螯合作用就能减小甚至******该影响。美国EDTA用得相对较多,国内更推荐用依地酸钙钠。因为EDTA会螯合钙,会产生钙流失。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量是长期使用还是短暂使用,如果短暂使用,可能用EDTA也是可以的。 填充剂 填充剂主要是针对冻干制剂,起到填充保护的作用。冻干制剂在辅料选择时应考虑两个温度:一是低共熔点、一个是临界温度。如冻干保护剂(乳糖、甘露醇、聚维酮及右旋糖酐等)及缓冲剂等选择时,都应考虑这两个关键温度。 增溶剂 与表面活性剂相似,但是有一些性质不同,使用时应注意考虑其生物负荷和CMC(临界胶束浓度)。 渗透压调节剂 用量有相应的要求,纯度要求较高,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结果通常会存在一定差异。 消泡剂 高分子物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气泡,灌注时难于保证装量合格,熔封时不易操作,因此必要时加入,且必须进行说明。 对注射剂而言,辅料因素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讲清楚******和工艺之前,必须先把辅料选择的依据讲清楚,辅料的来源、质量标准情况、规格、用量等必须阐述清楚。 这是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 上一篇:常用化学试剂英文缩写一览表,有多少你还不会? 下一篇: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大只500平台总代_分享丨几种菌种的保存及复苏方法!
分享丨几种菌种的保存及复苏方法! 添加时间:2019-01-24 定期移植法 亦称传代培养保藏法,包括斜面培养、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是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适条件下培养,待生长充分后,于4~6℃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的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培养基制备 1.1器皿准备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所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如,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烧杯、吸管等,经洗涤、干燥、包装、******后使用。 1.2溶解培养基配料 先在烧杯中放适量水,按培养基配方称取各项材料,依次将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材料加入水中溶解,***后加足水量,搅拌均匀。 1.3调pH值 配料溶解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根据要求加稀酸(0.1mol/L盐酸)或稀碱(10%氢氧化钠)调pH值。加酸或碱液时要缓慢、少量、多次搅拌,防止局部过碱或过酸而导致测量不准确和营养成分被破坏。 1.4加凝固剂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凝固剂,如,琼脂、明胶等。将凝固剂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融解,再补足所蒸发水分。 1.5过滤分装 在二层纱布中间夹入脱脂棉,将配好的培养基趁热过滤并分装。斜面培养基分装量约为试管高度的四分之一(4~5mL),穿刺培养基分装量以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分装过程中勿使培养基沾污管口,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 1.6包扎标记 将试管加棉塞,外面包扎一层牛皮纸或铝箔并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 1.7****** 根据要求将培养基******,通常蒸汽******为121℃,15~20min。 1.8斜面摆放 ******后及时摆放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管长的二分之一为宜。 1.9无菌检查 将******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作无菌检验,通常30℃培养1~3天。无菌检查合格后将其保存于4℃下备用。 2.接种 2.1斜面接种 2.1.1点接 把菌种点接在斜面中部偏下方处。适用于扩散型生长及绒毛状气生菌丝类霉菌(如,毛霉、根霉等)。 2.1.2中央划线 从斜面中央自下而上划一直线。适用于******和酵母菌等。 2.1.3稀波状蜿蜒划线法 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之”字形线。适用于易扩散的******,也适用于部分******。 2.1.4密波状蜿蜒划线法 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密“之”字形线。能充分利用斜面获得大量菌体细胞,适用于******和酵母菌等。 2.1.5挖块接种法 挖取菌丝体连同少量培养基,转接到新鲜斜面上。适用灵芝等担子菌类******。 2.2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从原菌种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体,从柱状培养基中心自上而下刺入,直到接近管底(勿穿到管底),然后沿原穿刺途径慢慢抽出接种针。适用于******和酵母菌等。 2.3液体接种 挑取少量固体斜面菌种或用无菌滴管等吸取原菌液接种于新鲜液体培养基中。 3.培养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至细胞稳定期或得到成熟孢子。******培养温度一般为30~37℃,******培养温度一般为25~28℃。 4.保藏 培养好的菌种于4~6℃保存,根据要求每3~6个月移植一次。某些菌种,如芽裂酵母,阿舒假囊酵母,棉病囊霉等,须1~3个月移植一次。 保藏湿度用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为50%~70%。 斜面菌种应保藏相继三代培养物以便对照,防止因意外和污染造成损失。 液体石蜡保藏法 亦称矿物油保藏法,定期移植保藏法的辅助方法。是指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条件下培养至菌种长出健壮菌落后注入******的液体石蜡,使其覆盖整个斜面,再直立放置于低温(4~6℃)干燥处进行保存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液体石蜡的准备 选用优质化学纯液体石蜡,将液体石蜡分装加塞,用牛皮纸包好,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21℃湿热******30min,置40℃恒温箱中蒸发水分,经无菌检查后备用。 160℃干热******2个小时,冷却后,经无菌检查后备用。 2.斜面培养物的制备 参照定期移植法。 3.灌注石蜡 将无菌的液体石蜡在无菌条件下注入培养好的新鲜斜面培养物上,液面高出斜面顶部1cm左右,使菌体与空气隔绝。 4.保藏 4.1注入液体石蜡的菌种斜面以直立状态置低温(4~6℃)干燥处保藏,保藏时间2~10年。 4.2保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如,培养基露出液面,应及时补充无菌的液体石蜡。 5.恢复培养 恢复培养时,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 沙土管保藏法 是载体保藏法的一种。将培养好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用无菌水制成悬浮液,注入******的沙土管中混合均匀,或直接将成熟孢子刮下接种于******的沙土管中,使微生物细胞或孢子吸附在沙土载体上,将管中水分抽干后熔封管口或置干燥器中于4~6℃或室温进行保存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沙土管制备 将河沙用60目过筛,弃去大颗粒及杂质,再用80目过筛,去掉细沙。用吸铁石吸去铁质,放入容器中用10%盐酸浸泡,如河沙中有机物较多可用20%盐酸浸泡。24小时后倒去盐酸,用水洗泡数次至中性,将沙子烘干或晒干。 另取地面下40~60cm非耕作层贫瘠且粘性较小的土,研碎,100目过筛,水洗至中性,烘干。 将处理后的沙、土按质量比2∶1混合。混匀的沙土分装入安瓿管或小试管中,高度为1cm左右,塞好棉塞,121℃湿热******30min。 随机抽取******后的砂土管若干支,无菌条件下取少许砂土至营养肉汁培养基中,30℃培养24小时,检查无微生物生长后方可使用。 2.斜面培养物的制备 参照定期移植法。 3.制备菌悬液 向培养好的斜面培养物中注入3~5mL无菌水,洗下细胞或孢子制成菌悬液。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均匀滴入沙土管中,每管0.2~0.5mL。放线菌和霉菌可直接挑取孢子拌入沙土管中。 4.干燥 真空抽去沙土管中水分。 5.保藏 将沙土管用火焰熔封后存放于低温(4~6℃)干燥处保藏,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菌种存活性及纯度。或将沙土管直接用牛皮纸或塑料纸包好,置干燥器内保存,保藏时间2~10年。 6.恢复培养 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 冷冻干燥 将微生物冷冻,在减压下利用升华作用除去水分,使细胞的生理活动趋于停止,从而长期维持存活状态。 【好氧菌冷冻干燥管的制备】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瓿管准备 安瓿管材料以中性玻璃为宜。清洗安瓿管时,先用2%盐酸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浸泡至pH中性,干燥后、贴上标签,标上菌号及时间,加入脱脂棉塞后,121℃下高压******15~20分钟,备用。 2.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 保护剂种类要根据微生物类别选择。配制保护剂时,应注意其浓度及pH值,以及******方法。如血清,可用过滤******;牛奶要先脱脂,用离心方法去除上层油脂,一般在100℃间歇煮沸2~3次,每次10~30分钟,备用。 3.冻干样品的准备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细胞培养至静止期或成熟期,进行纯度检查后(参见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技术规程》(试行)),与保护剂混合均匀,分装。微生物培养物浓度以细胞或孢子不少于108~1010个/mL为宜(以大肠杆菌为例,为了取得每毫升1010个活细胞菌液2毫升-2.5毫升,只需10毫升琼脂斜面两支)。采用较长的毛细滴管,直接滴入安瓿管底部,注意不要溅污上部管壁,每管分装量约0.1~0.2毫升,若是球形安瓿管,装量为半个球部。若是液体培养的微生物,应离心去除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与保护剂混匀,再分装于安瓿管中。分装安瓿管时间尽量要短,******在1~2小时内分装完毕并预冻。分装时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4.预冻 一般预冻2小时以上,温度达到-20℃到-35℃左右。 5.冷冻干燥 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 将冷冻后的样品安瓿管置于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开始冷冻干燥,时间一般为8~20小时。 6.真空封口及真空检验 将安瓿管颈部用强火焰拉细,然后采用真空泵抽真空,在真空条件下将安瓿管颈部加热熔封。 熔封后的干燥管可采用高频电火花真空测定仪测定真空度。 7.保藏 安瓿管应低温避光保藏。 8.质量检查 冷冻干燥后抽取若干支安瓿管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如,存活率、生产能力、形态变异、杂菌污染等。 【*********冷冻干燥管的制备】 主要程序与需氧菌操作相同,注意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保护剂使用前应在100℃的沸水中煮沸15分钟左右,脱气后放入冷水中急冷,除掉保护剂中的溶解氧。 复苏方法 ——先用70%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 ——将安瓿管顶部烧热; ——用无菌棉签沾冷水,在顶部擦一圈,顶部出现裂纹,用挫刀或镊子颈部轻叩一下,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 ——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使用无菌吸管移入新鲜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 【-80℃低温冷冻保藏】…
大只500娱乐平台总代理_【微生物】微生物检测实用宝典!这么详细的微生物检测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微生物】微生物检测实用宝典!这么详细的微生物检测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添加时间:2019-05-22 接种与分离方法 根据待检样品的性质、培养目的和所用培养基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 对混有多种******的样品,采用划线分离和培养,使原来混杂在一起的******沿划线在琼脂平板表面分离,得到分散的单个菌落,以获得纯种。划线的形式有多种,可将一个平板分成四个不同面积的小区进行划线,******区(A区)面积***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第二和第三区(B、C区)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第四区(D区)则是关键区,使该区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为了得到较多的典型单菌落,平板上四区面积的分配应是D>C>B>A。 2.琼脂斜面接种法 主要用于菌落的移种,以获得纯种进行鉴定和保存菌种等。用接种环(针)挑取单个菌落或培养物,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再从底部沿直线向上曲折连续划线,直至斜面近顶端处止。 3.穿刺接种法 此法多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或三糖铁、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接种可用于观察******的动力。接种时用接种针挑取菌落,由培养基中央垂直刺仄至距管底0.4cm处,再沿穿刺线退出接种针。三糖铁等有高层及斜面之分的培养基,穿刺搞层部分,退出接种针后直接划线接种斜面部分。 4.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用于各种液体培养基如肉汤、蛋白胨水、糖发酵管等的接种。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倾斜液体培养管,在液面与管壁交界处研磨接种物,使******均匀得散落在液体培养基中。此接种法应避免接种环与液体过多接触。 5.倾注平板法 本法主要用于饮水、饮料、牛乳和尿液等样品中的******计数。取纯培养物的稀释液或原样品lml至无菌培养皿内,再将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15-20ml倾注入该无菌培养皿内,混匀,待凝固后置37℃培养,长出菌落后进行菌落计数,以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菌数。 6.涂布接种法 涂布法接种是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活菌数,还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长形成菌苔的特点用于检测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抑杀效应。将一定量的菌液或稀释液加到琼脂培养基表面,然后用******的L型玻璃棒或棉拭子于不同的角度反复涂布,使被接种液均匀分布于琼脂表面,然后贴上药敏纸片,或直接培养,本法经培养后******形成菌苔。 高压******锅******效果的监测方法 高压锅的******效果关系到***终试验结果的成败,因此,实验室要定期对高压锅的******效果进行监测,目前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化学指示卡 化学指示卡只能监测******锅的******温度,并不能准确监测******时间,通过颜色变化来达到监测效果。 优点是使用方便快捷,缺点是不能准确监测******时间。 如果高压锅使用的频率较高,建议每次都在需要******的的材料外侧使用化学指示卡作为标识。 2、留点温度计 留点温度计标化合格后方可用于验证试验。检测前,需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40℃以下。每次监测后留点温度计的温差应在1℃之间,则说明******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 如果高压锅使用的频率较高,建议每个月用留点温度计对高压锅******效果进行监测。 3、生物指示剂 生物指示剂是一类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可用于确认******设备的性能,******程序的验证,生产过程******效果的监控等。 1)按结构分可分为片状生物指示剂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一般来说都是用的自含式的多,就是里面有菌片,外面是密封的安瓿。 2)按培养时间可分为通用型生物指示剂和快速型生物指示剂。通用型生物指示剂根据芽孢复苏后指示菌种新陈代谢引起培养液pH改变,通过酸碱指示剂变色来进行判读,时间一般在24或48小时以上;而快速型生物指示剂根据芽孢复苏后的酶促反应,通过荧光进行判读,时间一般为3-4小时,同时国外正在研发更加快速的生物指示剂,有望在1小时之内得出结果。 生物指示剂也是GB15981-1995《******与******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中推荐使用的压力蒸汽******效果的监测方法。 优点是能够准确监测******温度和时间,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 建议每个季度用生物指示剂进行高压锅******效果的监测。 定量检测方法(平板法)注意事项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可分为定量检验和定性检验两类,其中定量检验又以平板法和MPN法两种***为常见。下面以平板法为例,简单介绍下定量检测中一些常见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1、均质效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均质过程是将样品与稀释液混匀的过程,如果均质效果不好就会使样品中的微生物不能充分混匀到稀释液中,那么试验结果就不能体现样品的真实情况。一般试验数值都小于真实值,目前国标推荐的均质方式是旋转刀均质器的均质杯法和拍击式均质器的均质袋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样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十倍梯度稀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十倍梯度稀释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它可以将试验误差成倍的放大。比如10-1到10-2稀释时,如果只取了0.98mL,那么到10-5时,误差就被放大了1000倍。所以在这步操作时一定注意取液量要准确,并且每次稀释后,要将稀释液混合均匀,再进行下一步稀释。 3、平板接种的注意事项。无论是涂布还是倾注接种,都要让微生物分布均匀,且尽量靠近中间,远离边缘,因为菌落生长在边缘时,不容易读取,且易连成片,在涂布时,要在平板中间加入稀释液开始涂布,尽量不要将液体涂布到边缘。在倾注时,也要将稀释液加到平板中间,然后倾注培养基,并轻轻旋转平板,使之混合均匀。 大肠菌群MPN法的常见问题 ①试验所依据的标准 首先,查看要求MPN值的单位,是MPN/g还是MPN/100g。如果是MPN/g,按照 GB4789.3-2010进行试验;如果是MPN/100g,依据卫生部颁布的通知要求,可以按照GB4789.3―2003进行试验。 ②双料的接种和MPN表的检索方法 如果制备的稀释度为10-1、10-2、10-3。其中,10-1取10mL接种于3管双料初发酵培养基中,另取10-1 1mL接种于3管单料初发酵培养基中,10-2取1 mL接种于3管单料初发酵培养基中。完成MPN法的初发酵接种。 ***后判定结果时,要依据复发酵的结果来推出初发酵为阳性的管数,再结合初发酵接种的稀释度为1,0.1,0.01。检索MPN表进行判定,注意表内MPN值随稀释度的变化有相应的变化。 ③如何判定产气 在MPN法中,初发酵和复发酵阳性管的主要判定依据是产气,但做样品检测时,很多时候大肠菌群的产气量不多,在小导管中很难看到,这时不能直接判定为阴性。轻轻晃动试管,然后将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如果有大量小气泡从底部升上来,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可判定为阳性。 生化试验可疑菌纯化的目的 致病菌检测过程中,生化试验或者初步筛选以后确证性试验以前,一般要求将可疑菌菌落纯化于特定营养型平板上,比如单增李斯特检验使用TSA-YE进行可疑菌纯化,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使用营养琼脂进行纯化。可疑菌纯化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一、根据纯化以后的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小及形态,可以判断挑取的可疑菌是不是单独的纯菌落,有没有发生菌落叠加现象。 二、生化试验一般项目较多,选择性分离平板上的可疑菌一般都带有颜色,无法制作菌悬液。生长较小的可疑单菌落无法满足接菌量要求,而且不能保证每个项目接菌量相同。实验结果会有差异。而纯化以后的平板上的所有菌落均来源于同一个单菌落,有大量的菌供生化试验使用。 三、选择性分离平板一般都成分复杂,并且有一定抑制性,其中可能含有某些对个别生化产生影响的物质。而用于纯化的平板都是营养型的,不会对生化项目造成影响。 沙门氏菌检验中血清学试验常见问题 血清学鉴定是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重要鉴定方法,包括菌体抗原(0)鉴定、鞭毛抗原(H)鉴定和Vi抗原鉴定。由于血清学试验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在此给大家列出几个常见问题,以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1、沙门氏菌判定时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还是血清学试验结果为主? 我们在判定时应该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在生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血清学判定。有的试验人员会直接用多价血清进行试验,不进行生化试验,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血清学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结合,非沙门氏菌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带有沙门的类似抗原的。所以我们做鉴定的时候,必须先进行生化试验,在生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血清学鉴定。 2、血清学试验要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只需要鉴定某个菌株是否属于沙门氏菌,那只需要做0多价和H多价血清就可以了。如果需要鉴定某个菌株具体是什么沙门氏菌,比如是否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是否为肠炎沙门氏菌,那就需要进行血清学分型试验,从多价血清一直做到0抗原和H抗原的单因子,然后参照GB4789.4-2016沙门氏菌检验标准中附录B的表格查找对应的沙门菌名。 3、0多价血清不凝集,就一定是0抗原阴性么? 我们在做0多价血清时,如果没有凝集并不能直接判定为阴性,因为我们还要考虑Vi抗原的影响。Vi抗原属于K抗原群,是会阻隔0抗原和相应抗体的结合,所以有Vi抗原存在时,0多价血清是不会凝集的。GB4789.4-2016沙门氏菌检验标准中提到已知具有Vi抗原的菌型有: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Vi抗原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将待检菌做成浓菌液,放入100℃沸水中煮沸15-60分钟,目的是破坏Vi抗原,然后再挑取菌液做0多价血清。如果还是不凝集,才能判定为阴性。 荧光实验结果观察 日常试验中,经常会遇到大肠杆菌需要观察荧光是情况。国标GB 4789.38-2012大肠埃希氏菌计数中第二法(VRBA-MUG计数),GB/T 5750.12-2006 水及水源水中的大肠埃希氏检验,都需要观察荧光,可见荧光结果观察的重要性。 MUG是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的缩写,该物质为β-半乳糖苷酶作用的底物,β-半乳糖苷酶与MUG结合并剪切β-半乳糖苷键,释放荧光显色基团4-甲基伞形酮,在紫外光(入=366nm)下观察,培养物发出蓝色荧光。 观察荧光的条件: 1)紫外光为366nm波长; 2)在黑暗的环境下观察,有助于更好的观察荧光; 3)紫外灯灯管******直接照射在待测平板或试管上,无玻璃等物品吸收紫外光。 4)使用空白管、阳性菌、阴性菌做对照。 推荐使用“简易便携式荧光检测灯”,不但具备以上三个要求,而且避免了紫外灯直接照射人的情况,对实验人员有所保护。 空白产荧光原因分析: 1)试管或平血洗涮不干净所致。试管或平血中残留4-甲基伞形酮,会导致空白有荧光。 2)观察荧光的紫外灯不合适。紫外灯波长虽为366nm,但外侧有玻璃灯罩、或者功率太大(瓦数太高、灯过亮)均会影响荧光效果。 3)试管或平血本身原因。有些试管或平血,本身由于质量原因,在紫外灯下自身就带有光亮。使用前,可以先拿几种试管或平血装入蒸馏水,先在紫外灯下观察一下,然后挑取亮度比较暗的容器使用。 建议: 建议做荧光试验时,采用阳性对照菌同时观察,可更简单明了。 上一篇:手把手教你做测试方法确认(附指导书SOP) 下一篇:实验记录写不出来的赶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