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厂房安全检测鉴定机构厂房安全可靠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1、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2、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 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 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二、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可靠性鉴定: 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 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 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可靠性水平时。 三、当结构存在下列问题且仅为局部的不影响建、构筑物整体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鉴定: 1、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 2、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 3、结构存在疲劳问题影响其疲劳寿命时; 4、结构存在明显振动影响时; 5、结构需要长期监测时; 6、结构受到一般腐蚀或存在其他问题时。
大只500代理网址_宣城厂房检测鉴定机构钢结构检测基本规定
宣城厂房检测鉴定机构钢结构可靠性鉴定等级 钢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等级评定,与其他结构类似或一致,目前,上海市地方标准见钢结构的安全性等级、适用性等级、耐久性等级均划分为4级,即 Au、Bu、Cu、Du ——结构体系的安全性等级; As、Bs、Cs、Ds ——结构体系的适用性等级; Ad、Bd、Cd、Dd——结构体系的耐久性等级; au、bu、cu、du ——构件、连接、节点的安全性等级; as、bs、cs、ds——构件、连接、节点的适用性等级; ad、bd、cd、dd ——构件、连接、节点的耐久性等级。 同样与其他结构类似,钢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等级评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结构构件和节点的可靠性鉴定,第二个层次是整体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混凝土结构不同,在第一个层次中,钢结构可靠性鉴定特别单独列出节点的可靠性鉴定,这一项在钢结构可靠性鉴定中至关重要,因为,相对于构件而言,节点对结构安全性的作用及影响更为显著,更为重要。
大只500代理工资_江西房屋鉴定检测机构砌体结构材料检测
江西房屋鉴定检测机构砌体材料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 1砌体抗压、抗剪强度的检测 1)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宜釆用原位轴压法或扁顶法捡测,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宜采用原位轴压法检测; 2)烧结普通砖砌体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宜釆用原位双砖双剪法检测。国家标准《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与上海地区实际情况有一点差距,需作必要调整。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按《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规定的原位轴压法强度换算公式换算的砌体抗压强度,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换算强度偏低。 原位双剪法检测砌体抗剪强度: 砌体结构的抗震承载力主要取决于砌体的抗剪强度,砌体的抗剪强度可通过砂浆强度检测结果来推算。国家标准《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推荐原位单剪法和原位单砖双剪法。 原位单剪法检测结果可靠性较好,但是测点必须布置在窗台位置,荷载要求较高,检测周期长等。原位单砖双剪法由于实际工程中竖向灰缝饱满度差距大,导致检测结果精度较差。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原位单剪法和原位单砖双剪法适当改进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砌体抗剪强度检测方法——原位双剪法(图1-7)。 1-受剪砌体;2-原位剪切仪;3-压力传感器;4-切口;5-钢垫板;6-垫块
大只500注册登录地址_江西厂房改造检测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江西厂房改造检测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 高强度的混凝土早期收缩较大,这是由于高强混凝土中以30%~60%矿物细掺合料替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水胶比为0.25~0.40,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给高强混凝土带来许多优良特性,但其负面效应最突出的是混凝土收缩裂缝几率增多。高强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和自收缩。 混凝土初现裂纹的时间可以作为判断裂纹原因的参考:塑性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出现;温度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2到10d出现;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几天到几十天;干燥收缩裂纹出现在接近1年龄期内。
大只500代理1970_合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质量验收规范
合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钢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GB50205—2001 5 钢结构焊接工程 5.1 一 般 规 定 5.1.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钢构件焊接和焊钉焊接的工程质量验收。 5.1.2 钢结构焊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 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5.1.3 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 24h 以后, 进行焊缝探伤检验。5.1.4 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5.2 钢构件焊接工程 I 主控项目 5.2.1 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 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 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5.2.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 认可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5.2.3 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 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5.2.4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或《钢 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 T、K、Y 形节点相关线焊缝, 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 5.2.4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表 5.2.4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 级 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 级 A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 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 200mm 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 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并应不少于 1 条焊缝。 5.2.5 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
大只500平台怎么注册_宣城厂房改造检测机构沉降监测一般操作
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和竣工后,由于地基负载的增加,建筑物产生沉陷,使建筑物的高程减小称为建筑物沉降。 如果建筑物在平面的整体结构上各部分的沉降量大致相同,称为“均匀沉降”否则,称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数值范围内的均匀沉降属于正常现象;超过一定时期和数值范围,或沉降不均匀,则属于“异常沉对建筑物有危害性,应引起注意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宣城厂房改造检测机构对于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高程基准点进行的,特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4个;其它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3个;高程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设置。高程基准点应埋设于建筑沉降区以外与城市水准点联测后获得城市统一高程系统的高程基准点之间的高差,要经常进行检核,以验证其高程的稳定性。 1.高程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点位稳固,在沉降变形区以外: 不宜过远,通常一至二站遍能引测到观测点: 每个工程设置3个,以便检核: 一般需要与国家(或城市)水准点联测,获得绝对高程: 冻土地区应埋深至冻土线以下0.5米处。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一定密度、均匀分布在待观测建筑物外围,能反映 建筑物整体沉降情形的位置。 3.沉降观测的方法和精度要求 对于三级变形测量中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S3级水准仪:对于二级以上变形测量中的沉降观测,均须采用S1级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对于特级变形测量中的沉降观测,须采用S05级水准仪和因瓦尺。转点间的水准仪设站应保持前、后视距离基本相等,视距的要求为:特级10 m,一级30 m,二级50 m,三级75m, 并保持每次观测时测站位置和向沉降点观测的方案相同,以抵消可能存在的仪器系统误差。
大只500代理1970_宣城厂房办证检测机构常见房屋检测内容
1.钢筋混凝土检测 对钢筋混凝土检测是 宣城厂房办证检测机构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较为常见的检测项目,主要的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波和超声波回弹法、拔出法以及钻芯法,其中以超声波法、回弹法最为常用,钢筋混凝土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包括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测、钢筋定位和混凝土保护成检测等。 2.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测钢结构焊缝、螺栓的链接、构件的尺寸和缺陷、损伤、变形以及构造检测等,通常使用的检测仪器有激光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通过测量钢结构的挠度。倾斜度等来确定钢结构构件的变形情况,构造检测是根据检测测量的结构来分析判断结构构件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的标准要求。 3.砌体结构检测 根据以往房屋安全鉴定检测案例,由于砌体结构大多没有设计图纸,所以现场勘察时要仔细,注意构造柱、圈梁的位置,分清承重墙、山墙、分隔墙,仔细询问及观察是否有使用功能的改变。砌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砂浆强度检测、构筑物倾斜、沉降、结构承载力计算等。 4.框架结构 在对框架结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前一样需要先对结构的基本情况做现场勘查,明确梁柱位置,框架结构存有设计图纸的居多,房屋安全鉴定员应对现场情况是否与设计情况一致做仔细核对,现场勘查时应特别注意梁柱及节点加强区的裂缝及楼板的裂缝。框架结构的检测内容有:混凝土强度检测、构件尺寸、主筋数量、箍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承载力复验等。
大只500网址开户_宣城厂房检测机构厂房可靠性鉴定内容
宣城厂房检测厂房安全可靠性鉴定检测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工作内容: 1、详细研究相关文件资料。 2、详细调查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及它们在目标使用年限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必要时测试结构上的作用或作用效应。 3、检查结构布置和构造、支撑系统、结构构件及连接情况,详细检测结构存在的缺陷和损伤,包括承重结构或构件、支撑杆件及其连接节点存在的缺陷和损伤。 4、检查或测量承重结构或构件的裂缝、位移或变形,当有较大动荷载时测试结构或构件的动力反应和动力特性。 5、调查和测量地基的变形,检测地基变形对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系统及吊车运行等的影响。必要时可开挖基础检查,也可补充勘察或进行现场荷载试验。 6、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性能和构件的几何参数,必要时通过荷载试验检验结构或构件的实际性能。 7、检查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状况和使用功能。 8、可靠性分析与验算,应根据详细调查与检测结果,对建、构筑物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可靠度水平进行分析与验算,包括结构分析、结构或构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校核分析、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等。在厂房可靠性鉴定中,若发现调查检测资料不足或不准确时,应及时进行补充调查、检测。
大只500娱乐注册_上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工程施工检测
上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要有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桩的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 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静载、静力触探、标贯试验、轻便触探。 桩基检测业务范围: 1.桩的承载力检测-静载:单桩水平承载力、 桩身内力测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 2.桩的承载力检测-高应变; 3.桩身完整性检测-高应变、低应变、钻芯、声波透射法测桩; 4.桩基成孔检测-成孔检测;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其中桩基静载试验方法有堆载实验、锚桩法。
大只500代理注册_合肥房屋检测鉴定抗震规范变化历
合肥房屋检测鉴定抗震规范变化历 解放后至1966年,由于我国没有发生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客观上也无迫切的要求,因此研究工作还仅限于在少数科研设计部门内进行,抗震设计主要参考前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59年和1964年,我国曾两次编制包括各类工程结构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虽然未正式颁发,但对工程抗震设计仍然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一些重点建设工程中,对抗震问题也有所考虑,但因没有国家的规范标准可以遵循,一般都以专家论证的方式,参考国外的有关规范,对重点建设工程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6.8~7.2级大地震,1970年1月云南通海发生7.7级大地震,1973年2月四川炉霍发生7.7级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建筑的抗震设计被提上议事日程,于是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在1974年8月3日正式颁布了我国第一本工程抗震设I十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试行),适用于设计烈度(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称为设计烈度)7度至9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并规定:“有特殊抗震要求的建筑物或设计烈度高于9度的建筑物,应进行专门研究设计”,自1974年12月1日起试行,该规范比较简单,总共4章,有条文80条,32开本46页。 1 975年2月辽宁海城又发生7。3级大地震,1976年5月云南龙陵又发生7。6级大地震,特别是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将半个唐山夷为平地,死亡24万余人,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又发生7。2级大地震,这一连串大地震发生后,严童的地震破坏和重大的人员伤亡更加引起人们和工程界的关注。 这些大地震的震害调査报告为建筑抗震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也推动了我国建筑抗震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有必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进行修订。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78年10月21日颁发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规定自1979年8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烈度7度至9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并规定:“有特殊抗震要求的建筑物或设计烈度高于9度的建筑物,应进行专门研究设计”,“对基本烈度为6度的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一般不设防,但应尽量考虑本规范第4条第四、六、八款的有关要求”(第四款:“力求建筑物体型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和均匀分布,避免立面、平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第六款:“不做或少做地震时易倒、易脱落的门脸、装饰物、女儿墙、挑檐等”,第八款:“在设计中提出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根据唐山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在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规定。 该规范总共仍是4章,条文增至103条,32开本总共53页。1979年以后我国推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建筑抗震研究和技术人员同美国、日本等国的同行开展了密切的交流和合作,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国内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同时,学习、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建筑抗震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对78抗震规范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形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1989年3月27日批准颁发,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内容比78抗震规范大有增加,总共有11章,条文有294条,32开本共111页。其主要特点可槪括如下:①以概率可靠度为基础的三水准设防(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和二阶段抗震设计思想(小震下的截面抗震验算和大震下的结构变形验算),加强了对概念设计的总体要求;②对6度区的建筑抗震设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③对建筑的重要性进行分类,以基本烈度和建筑重要性分类共同确定设防水准;④4类场地划分和考虑远近震影响的地震作用计算;⑤场地土液化判别和危害程度等级分类;⑥关于结构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扭转和竖向地震效应的计算;⑦截面承载力验算,引入抗震调整系数,取代总安全系数和结构系数,⑧弹塑性变形验算和变形控制指标。 89抗震设计规范基本上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建筑抗震设计的先进水平,对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设计规范是原有经验的总结,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规范总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1年7月20日发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总共有13章,条文有445条,加上11个附录与编制说明,32开本共335页。 该规范是在调査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几次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后,并采纳了国内外有关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GBJ11—89规范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是:调整了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提出了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求,将原规范的设计近、远震改为设计特征周期分区;修改了建筑场地划分、液化判别、地震影响系数和扭转效应计算的规定,增补了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槪念设计、结构抗震分析、楼层地震剪力控制和抗震变形验算的要求;改进了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底部框架房屋的抗震措施;增加了有关发震断裂、桩基、混凝土筒体结构、钢结构房屋、配筋砌块房屋、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的内容以及房屋隔震、消能减震设计的规定;取消了有关单排柱内框架房屋、中型砌块房屋及烟囱、水塔等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定;并将我国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作为附录列入,以方便设计人员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7月30日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的公告,标记为“(2008年版)”,规定从2008年7月30日起施行,主要根据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震害教训和破坏特点,对楼梯设计等增加了具体的规定,并对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进行调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5月31日发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除了保特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有: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钢排架厂房、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59节,条文合计63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56条),12个附录,加上编制说明,32开本总共497页。 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Z102—7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规范、规程、规定中,也一直有关于抗震设计的内容,与同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内容既有重复,也有不同之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Z102—7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及JGJ3—2010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均有若干专门的规定。